口腔CT可以从三维角度反映组织状况,可以发现口腔X线片投影角度无法发现的病变,或更细微的病变。其三维重建效果可以准确评估骨组织状况和下颌关节状况,并协助医生进行术前方案设计和术后科学评估(如颌骨矫正手术)
1口腔CT室在哪里
1但口腔CT是一种放射治疗。其房间应位于一楼或单独区域,并应符合现行国家保护标准的规定,其中治疗室应集中设置。辐射诊断设备自重大,放在底层有利于结构设计,更经济。放射科在职能上与急诊、门诊、住院密切相关,联系方便,提高医疗工作效率
医护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分开设置,相对独立,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便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口腔科病房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X光检查、镶嵌和修复、消毒清洗、整形外科、,etc
2给排水要求
配水管道:口腔CT室内外壁采用热镀锌钢管或按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涂有其他防腐材料的钢管,以及铜管和不锈钢管
管径要求:中心(消毒)供应室、中药加工室、口腔科等场所排水管道管径应大于计算管径1~2级,且不小于100.00mm,支管管径不小于75.00mm
防回流阀:不应安装在腐蚀污染环境中;排水口不得直接与排水管连接,应采用间接排水;应安装在便于维护的地方,不得安装在可能结冰或受淹的地方
给排水管道净距:生活给水管道与建筑物内埋地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最小净距不小于0.50m;交叉埋设不小于0.15m,给水管道暗敷时,给水管道应在排水管
上方,应符合下列要求:敷设在垫层或墙管槽内的给水支管外径不大于25mm
敷设在垫层或墙管槽内的给水管道应采用塑料、金属和塑料复合管或耐腐蚀金属管;铺设在垫层或壁管槽中的管道不得有套圈或卡环接口。软管应使用水分离器将水分配至所有卫生设备。中间没有连接附件,两端接口外露
3暖通空调要求
冷凝水:放射科空调冷凝水集中收集,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通风频率:门诊最小通风频率(新风量),医技室和非呼吸道传染病病房应按3次h
敷设风道:各种管道、电线或电缆不得敷设在风道内,室外立管的固定电缆不得拉在避雷针或防雷网络上
空调终端设备:当采用半集中式空调系统时,风机盘管及其冷凝管等终端设备不得设置在机器上方
排气系统:检查室,放射科控制室和暗室应配备排气系统,排气管应配备止回阀
回风口:当回风口设置在房间上部时,最大吸气速度应小于或等于4ms
X射线摄影单元和CT单元的扫描室应采用全空气+VRV空调系统的形式,根据该空调系统承担扫描室内的新鲜空气和人员负荷,VRV系统承担着医疗设备的负载。冬季设计温度和湿度为22°C50%,夏季设计温度和湿度为26°C50%。配风形式为上送下排。扫描室和控制室的空调应分开设置。控制室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空调系统。设计温度和湿度冬季为20°C50%,夏季为24°C50%
4电气要求
EPS: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标志的备用电源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30min
双路供电:CT机和电子加速器至少由两路供电,其中主机部分由专用电路供电
配电箱:X光机配套电源开关箱设置时,电源开关箱应设置在便于操作的地方,不应设置在辐射防护墙上
电源开关和保护装置的选择:安装在X射线机房并与X射线诊断机一起使用的电源开关和保护装置应按较大值计算不低于X光机瞬时负荷的50%和长期负荷的100%,并应选择相应的电源开关和保护装置
隔离开关的选择:电源控制柜与设备配套时,电源开关和保护装置不得重复设置,在施工过程中计算X射线设备的内阻时,应在电源线的起始处设置隔离装置和防护装置
,设计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发挥X射线设备的内阻
电线电缆的选择:医疗建筑中II级及以上负荷的供电电路、控制、检测和信号电路、腐蚀性环境中的设备供电电路应采用铜芯电缆,医疗建筑内易燃易爆场所
一般照明:X射线诊断设备、CT机、MRI机、DSA机、ect机等诊断设备工作室的照明开关应设置在控制室内或工作室和控制室内设置双控开关;口腔CT检查室一般照明的电压允许偏差为±5%,照度为300lx,色温为3300-5300k,显色指数不应小于85
监测和教学:诊断和治疗设备的监测系统应监测CT设备
5环境评估要求
口腔CT室的保护要求:有用线束方向的铅当量为2mm,有效线束方向的铅当量为1mm非有用线速方向
专业人员年有效剂量限制值应小于6msvA
公众年剂量应小于0.3msv
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机房外防辐射注意事项及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工作状态指示灯能与机房连接的门有效连接
防护用品及辅助防护用品的铅当量不小于0.25mmpb,儿童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用品的铅当量不得小于0.5mmpb
6口腔医疗废水和废气
医疗废水经预处理后应符合标准,即粪便大肠菌群数≤ 5000mpnL,化学需氧量≤ 250mgL,BOD5≤ 100mgL,SS≤ 60mgL
医疗废气的排放应满足氨氮的要求≤ 1.0mgm3,硫化氢≤ 0.03mgm3和气味浓度(无量纲)≤ 10